求尽善尽美,方过程才美——《中国美》开播在即,我们和两位总导演聊了聊

2020.6.18

“从刚开始策划延续到了剪辑结束的最后一刻,整整将近三年。”

“撒开网全世界去找,用尽各种方法,费劲各种资源。有一天突然发现,终于凑齐了曾经望不可及的ppt上的大咖嘉宾。”

“中国美,这个词几乎凝结了中国哲学、民俗、文化诸多精华的大成,谁可驾驭、何以表达?不只是脱几层皮的事。在有限的时间里,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原定半年完成到三年制作;从ppt上的名单,到成片中一众“望不可及”的艺术大家;从一集4个人物到按需划分主题,从横下心来拍摄到多次推翻剪辑方案,纪录片《中国美》的成片过程,是创作团队不断颠覆既有经验,打通任督二脉的历程。


(联合总导演:金莹、杨晓飞)

该片将于6月23日起每周二在优酷独家播出。播出前夕,我们专访了《中国美》联合总导演金莹、杨晓飞,请他们谈了谈艰辛的策划过程与难忘的创作经历。


Q1: 是如何想到要做《中国美》的?前期策划的过程是怎样的?

金莹

2017年2月新年刚过,请完病假的我刚去上班第一天,被“投喂”过来一个ppt:“这个节目蛮适合你这种文艺女青年的。”

打开ppt,第一页三个大字:中国美。ppt做得很精致,美术、音乐、戏曲、文玩、瓷器、中国画等等,包罗万象,气象万千;涉及的大师有叶锦添、白先勇、林怀民、雷珍民等等,个个都是名声大震的大咖,但彼时还远在天边,可望不可及。那时的我也没慎重思考到底什么是“中国美”,只是被ppt情不自禁吸引,也隐隐有种感觉:能参与这样的节目,可能是一辈子的幸事。


(传说中的PPT首页)

那时的我不会想到,“到底什么是中国美”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从刚开始策划延续到了剪辑结束的最后一刻,整整将近三年。本来说,这个节目半年拍完要播的。

组建制作团队、开策划会议、寻找合适嘉宾……完成这些做纪录片的基础步骤,已经过去快半年,主创团队取得几个共识:没想好之前不要开拍,不要做成看完让人留不下任何印象的短视频,不要有专家采访,重点是人物怎么理解美,而且要有纪实段落。


(林怀民先生 张春昶 Abe 金莹等)

第一阶段定的结构是一集4个人物,撒开网全世界去找,用尽各种方法,费尽各种资源。有一天突然发现,终于凑齐了马可、林怀民、叶锦添、白先勇、李屏宾、雷珍民、吴彤、张军等等大咖嘉宾。当初可望不可及的ppt上的名单,居然一一实现,简直像一个奇迹。

杨晓飞

“晓飞,咱这个影片,所要呈现的影像表达应当是一种令人窒息、极致的美。”

2017年3月,在上海云集的会议室,坐在我右前方的核心主创们,眼神里仿佛已经有了某种画面,我所理解的美和他们的感觉似曾相识,那是种简单又复杂、浓郁又清爽,由里及表但又绝不浮华的美感……与龚总、金莹、郑波老师们第一次合作便是一次十足的挑战,我当时就想,做这个联合总导演着实不会轻松,整个团队的创作思想要经历一次全面的学习、沉淀和升华。


(吴彤先生、杨晓飞等在波士顿地铁站)

时至今日,我想想也是捏了一把汗,最初聊的意向是争取当年底就播出,此时,竟然已过去了两年光景,现在明白,很多时光的长短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求尽善尽美,方过程才美。


Q2: 为顺利拍摄做了哪些工作?

金莹

我们并非要拍人物片,如果在这之前,主创们对于更广层面的背景一无所知,拍出来的东西容易浅。(后来)经人推荐,找到了北京大学的教授朱良志老师和他的著作《中国美学十五讲》,看完后懵懵懂懂,似乎有一点开窍。

另外,每个嘉宾根据要求都要做功课,他所属领域的艺术特征是什么、西方是否有同类、彼此区别是什么、艺术家的主张是什么……做功课很累,大家叫苦不迭。

但事后证明,因为做了功课,之后拍摄时终于能和嘉宾对上话了,都有用。比如在拍摄书法大师雷珍民前,摄制组就书法内容参考了大量书籍,尤其对雷老特别推崇的苏东坡的书法做了深入研究。在前期采访过程中,主创人员还了解到著名的西安地标大雁塔所在的大慈恩寺神秘的地宫中也珍藏有雷老的书法作品。


(雷珍民先生和徒弟雷江)

更有意思的是,除了拍摄到大师们各自的艺术成就之外。在剪辑时我们意外发现,雷老和文学大家白先勇、香道大师赵明明和京剧梅派传人胡文阁都致力于将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给年轻一代,因此也有了那一段段感人的纪实故事段落。

无论是白先勇老师嘶哑着嗓子在各个高校做讲座推广《牡丹亭》和《红楼梦》,还是雷老一笔一画为徒弟雷江指点书法作品,或者是赵明明让酷似周杰伦的儿子爱上香道,还有胡文阁在为下一代梅派接班人而努力示范着动作,这些都让我们非常感动。


(金莹、邓斐等一行拍摄雷珍民先生)

我们将这一集取名“弘传”,借此也想表达我们作为主创的一种心愿:希望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通过我们的纪录片,传递给更多的年轻人,让更多人体会到它的珍贵和美。这也是我们做这部纪录片的初心所在。

杨晓飞

“和郑哥打了两个小时的电话”,耳朵都快烫麻了。郑波大哥是我在央视的前辈,资深大导演,那时他是云集将来的创意总监,从见面聊到电话沟通,郑大哥给了我极多启发和帮助,“中国美”与西方影像审美跨界表达,听上去就很有张力。

相比而言,社会类、科学类纪录片,主题属性具有普遍性规律、更容易找到某种理性的平衡,这部片子难在:每一位艺术家、每一位观众都有着各自的“美”的标准,浩瀚而无限。


(张军 张春昶导演)

我们的核心主题聚焦在“美”——这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字上,在影片中到底该如何表达,我们一直力图达成共识,虽然过程焦灼,但是越往下思辨,越感觉到了“美”的轮廓、气息和呈现的雏形。虽然这个主题有诸多绕不过去的雷区,但也给了我们与众不同的探寻快感,也有了本片最初的气息。

邀请邓斐先生担任项目的执行总导演,尽管已经执导过诸多中国文化类题材,但我们在沟通过程中也几经探讨、争论,“中国美,这个词几乎凝结了中国哲学、生命观、音乐、建筑、民俗、文学、服装.......皆是中国精华的大成所在,如何用视听语言将抽象的审美与具象的作品、延绵的时空与价值观的逻辑有机链接?

用有限的时间与面对博大精深的主题,让《中国美》的创作成为了一个近乎不可能完成的挑战”,但即便如此,这部影片吸引了行业内一众对文化满心热爱、渴求表达的导演们纷纷加入,一直渴望沉浸入中国文化题材的张春昶导直抒胸臆:“这确实是个挑战,但是我很兴奋”。


Q3: 为顺利拍摄做了哪些工作?

金莹

拍摄阶段,最忙的时候,6个组同时在全世界拍,欧洲、美国、台湾、香港,还有嘉宾人最多的大陆。本来定的是一个嘉宾成片10分钟,但拍着拍着发现刹不住。艺术家的采访往往一做就是2小时,有的还采访了2、3次;艺术家的纪实段落要持续5-7天,最短的也有3天,4K素材把硬盘都撑爆了。那时候还是懵懵懂懂,不知道最后呈现出来是什么样,索性心一横,眼一闭,先不管成片到底多少时间,拍下来再说。

剪辑阶段,按照原定计划本来是有解说词的,改了一稿又一稿,总觉得不对,不知道不对在哪儿。再按照原定计划每个人剪10分钟,大量鲜活素材被弃用,自己都觉得不对、不过瘾。请来“外援”巴斯(《中国美》制作人,云集将来国际创作总监),陪着他看了一个星期素材后,大家突发奇想说:“能不能用《主厨的餐桌》的思路剪剪看?”虽然一个讲的是厨师的片子,一个艺术家,但彼此也有共通:主角都有大量鲜活采访+纪实段落,每个人都很有魅力,可能能成。

巴斯在剪辑台上磨了一个星期,剪出一段1分多钟的服装设计师马可的片段:她在巴黎的时装秀穿插她去乡村地区采风的视频资料,那些看上去衣着简朴的普通中国人,身上穿的仿佛个个都是巴黎时装周的高定。真的没有解说词,只有马可一个人的口述,配着带着鼓点的音乐和视频资料里的漫天黄沙同期声,非常粗粝、生猛、带感。看完这1分多钟,大家知道,这个思路成了。后来,这一段成了整个系列的开头。

之后的阶段仿佛像打通了任督二脉,所有之前定的分集结构全部推倒、所有之前定的长度也全部归零,所有之前定的导演各自负责的内容全部放在一个篮里,回到原点,看嘉宾之间彼此的联系,用直觉重新分集。


(叶锦添先生 和 张春昶 Abe 金莹)

最后,马可和林怀民组成了第一集,因为他们都是从大自然吸取灵感、对土地格外尊敬的艺术家;叶锦添和徐冰组成了一集,我们私下里给这集取名“外星人”,因为两人的想法都天马行空,但万变不离其宗的又是最传统的中国的艺术精神;两名传承人叶泳湘和吴彤组成了一集,因为他们生下来就背负要将家传技艺传承下去、适应新时代的使命,无论武术还是笙……就这样,新的6集分集渐渐成形。

在拍摄之前,这样的分集完全无法想象,但到剪辑阶段,又觉得这样的分集如此自然。大家相信,这是最大程度利用素材的最好的结构。刚入行时就听说过一句话:“纪录片是诞生在剪辑台上的。”

彼时,轻舟已过万重山。

杨晓飞

分享下浮光掠影的两次采访散记,是我体验到的记录本身的美。

1、“从明朝到加州的旅程”

我们乘坐国航的CA985,飞行了大概十二个小时,才终于到达旧金山,我们又驱车五百公里左右,去拜访住在圣塔芭芭拉的白先勇先生。飞越重洋,我们想和白先生交流的主题不是别的,正是《牡丹亭》。白先生的书,学习过,敬佩他的见地与执着,但是却真没有想到能有机会与他面对面。

圣塔巴巴拉像一位双面美人,一面是日夜不息太平洋的风浪,一面是静美的街区小院,白先生的房子,浸润在一片绿荫中,静而美好。我耳边有隐约的浪声,眼前又都是加州的阳光。


(白先勇先生和杨晓飞)

打开那扇门,白先生温暖的笑容已经盖过了那一刻的阳光。看上去完全美式的屋门一打开,竟仿佛是时光之门,迈进去的一刻,中国家的味道扑面而来,抬头一幅字“…….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一个人住在这里很清静”、“中国的美都在文学的字里行间”。

白先生一边清理着院子里的花草,一边描摹着住在他心里的中国美,“先有《牡丹亭》,而再有《红楼梦》,汤显祖笔下的美,是最触动过我的…….”,转眼和白先生聊了三个小时有余,我却听得恍惚不已、意犹未尽。白先生特地领我走入后院,穿过的花木丛,他突然停下脚步,轻轻抚摸着一株树干,白先生若有所思地停顿了几秒:“这是山茶树,老家广西特产…….”他的脸上洋溢着一种特别的笑意,像个孩子一般。

2、“艺术的美 并无国界”

从旧金山飞往波士顿六个小时的旅行里,耳机里一直是吴彤老师的歌,已经循环了无数遍,“将进酒”似乎是最喜欢的,荡气回肠,犹在耳畔……在波士顿一条寂静的街边,刚下过雨的清晨里,我终于见到吴彤老师,那一刻却莫名有种感动,与打动我的音乐相比,吴老师的身影并没有他歌声、音乐声场那么魁梧高大,但嗓音依然是特有质感的那种微微沙哑,肩上永远都背着那把他挚爱的笙,目光如炬,行姿如风。


(吴彤先生)

获得了两次格莱美奖,吴老师自己却很少提及,他似乎更加享受音乐与灵魂对话的过程,他和印度鼓王Sandeep随心而起的“光明响”,没有乐谱,只有默契,两人神情、动作幻化成笙与鼓的交响,转而又变成两缕光带,在空中飘舞、交织、碰撞…….纪实感在旋律的催化下变成了愉悦的通感。那一刻,中国美遇见印度美,美,本就无界。音乐里的中国美,被吴彤演绎得淋漓尽致,如同家传的笙一般,旋律之下藏着太多期待,等你听见。


Q4:目前片子要正式播出了,回顾整个过程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金莹

做这节目的两年,每天的心情忽上忽下,有时觉得这片子能成了;第二天又觉得,这片子不但要黄,可能还会砸。最头痛的是每次开完电话会讨论合同的时候,最开心的是和剪辑师坐在剪辑台上剪片的时候。一直有前辈说:“纪录片是养人的行业。”从节目中、嘉宾的叙述中、准备资料的过程中、观看嘉宾的作品中、和其他主创的讨论中得到的营养已经大大超过我所收获的东西,每每想到这点,都会心怀感恩。

更重要的,是在这个片子中感受到的中国文化强大的魅力,它的坚韧、博大、丰富、大气,让那些最顶级的艺术家都魂牵梦绕、欲罢不能,那其实也是流淌在每个中国人骨血里的东西,只等一个合适的时刻,去唤醒。而我们呈现的吉光片羽,希望能促成更多人的唤醒。

陪完巴斯看素材的那个周末,突然发现自己的英语口语突飞猛进。他对我说:“我可以来参与这个节目,因为我喜欢这些艺术家。而且,我也是一个艺术家,我会用艺术家的态度来剪辑。希望你也用这个态度来参与这个片子。”听完之后,我的大脑一片空白,潜意识想的是:长久以来我们不是电视民工吗?还能是艺术家?之后的大半年时间,不知道自己是否做成了艺术家,但每天沉浸在十几位艺术家的世界中,较真于一字一句、一帧一画,只为呈现最好的他们,也冥冥中觉得,可能那里也有最好的自己。

杨晓飞

即便用更长的时间,去打磨一部有价值的作品,也觉甘心;因为,与用心呈现中国式美好的大师们同行,林怀民、叶锦添、马可、吴彤、李屏宾.......如此的绚丽,是何等缘分;记录到那么多由灵魂深处的生发之美,是何等可贵;与志同道合的合作方、同行者一起用时光酿一杯美好,又是何等真挚。

为了这次挑战,有资深前辈,也有热血青年们投入其中,期间有来有往,有风有雨,齐心协力,足迹踏遍世界、时间经历春去冬来,终于完成了这部作品,了却了一种期待,也再次遇见了我们的初心。

《中国美》,会是每一位热爱纪录片、热爱中华文化的人,值得坐下来用心去品的"美"。片中著名服装设计师马可女士,深情说道“……这每一件衣服,都是我的心…….”。是的,《中国美》,每帧画面的美,也都是你我的中国心!

END

本节目由方太荣誉呈现
6月23日起 每周二零点优酷独播
云集将来、探索亚太电视网、韬蕴资本联合出品
云集将来、烈日影视联合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