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上海》研讨会在沪举行 纪录片“一号工程”何以展现上海之大?

2019.10.22

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上海解放70周年之际,由上海市委宣传部出品指导,上海广播电视台制作播映,云集将来、真实传媒承制拍摄的大型纪录片《大上海》于9月底在东方卫视播出,10月初在优酷独家上线。

10月21日下午,由上海广播电视台和文汇报联合主办的《大上海》专家研讨会在上视大厦举行。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胡劲军,上海市文化发展基金会秘书长郦国义,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陈雨人出席了会议。李天纲、周武、何苏六、章焜华、应启明、吴基民、俞亮鑫等知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

宗旨之大:
印证上海“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品格

关于上海,习近平主席曾在一年前如此评价:“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品格。上海背靠长江水,面向太平洋,长期领中国开放风气之先。上海之所以发展得这么好,同其开放品格、开放优势、开放作为紧密相连。我曾经在上海工作过,切身感受到开放之于上海、上海开放之于中国的重要性。开放、创新、包容已成为上海最鲜明的品格。这种品格是新时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生动写照。”

当天,距离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还有14天。在与会专家看来,研讨会选择这一时间召开有着特殊意义。正是在一年前的首届进博会期间,习近平主席的主旨演讲为上海在新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路径。

上海的背后是中国,也是新的时代。今天的上海,正努力守护好这份特殊的城市品格,并紧紧围绕增设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在上海证交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三项新的重大任务”展开工作。

对历史的深情回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切实担负好上海的特殊使命,更好为全国改革发展大局服务。纪录片《大上海》追寻历史发展脉络,就是为了观照当下与未来。

研讨会上,专家们从纪录片的创作、纪录片对城市形象传播的样本价值、以及纪录片对其他上海题材文艺创作的启示性等多方面展开探讨。专家们一致认为,在《大上海》准确、生动的讲述中,上海“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品格得到了历史和现实的印证。

制作之大:
历经3年,社会各界的“共同创作”

《大上海》被定义为上海近年纪录片创作中的“一号工程”,以8集、每集50分钟的体量,完整记录上海开埠至今176年的历史进程。在市委宣传部的支持和指导下,主创团队全面打捞了上海的历史资料,摄制组共计拍摄上海境内的近百处遗址、遗迹,累计拍摄超过1000小时素材。同时,摄制组还前往北京、广州、南京及香港等20多个城市,拜访历史当事人、亲历者及相关后人共150余人。纪录片在东方卫视播出取得了较高的收视率,引起了观众的广泛共鸣。


韩芸

本片总制片人、云集将来制片总监韩芸首先向各位领导、专家和所有接受过采访的嘉宾表示感谢。三年来,《大上海》还得到了众多历史相关场馆的支持,他们在提供资料的同时,还丰富了主创人员的历史见解和认知。

“那是2017年冬天的清晨,大家纷纷赶来,脱下外套时还冒着白色的寒气。”韩芸记得准备开机时的场景:来自上海历史博物馆、上海档案馆、上海图书馆、上影集团和一大会址纪念馆等各个文史场馆的专家学者济济一堂,主创团队仿佛“拿到打开宝藏大门的钥匙”。

韩芸感激地说,“是大家的共同创作成就了今天的《大上海》。”


徐冠群

《大上海》总导演代表徐冠群对三年来所有支持和参与本片制作的专家学者表示了感谢。他们将各自领域多年潜心研究的成果倾囊相授,对帮助本片准确把握上海70年的历史脉络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意义之大:
挖掘最新史料,展现不一样的上海

《大上海》以极为充实的内容和高水平的创制手法,细致入微地刻画出这座城市的苦难与辉煌。过去的三年,主创团队足迹不仅遍布全国,还奔赴英、法、美、德、俄等9个欧美国家,拍摄了大小档案馆、图书馆60余家,找到众多遗落在国外的关于上海的一手档案资料,许多为首次电视揭秘。


李天纲

研讨会上,多位专家、学者分享了自己的观看感受。在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天纲看来,上海是一座值得不断被解释和诉说的城市。《大上海》最宝贵的一点在于道明了上海的“来龙去脉”,尤其是江南文化对上海城市精神和价值的影响。此外,《大上海》体现了上海这座城市的主体地位,“以自己城市第一人称口吻叙述,而非外在的评判,以自己城市市民的身份来叙述、理解和记录这170年,包含我们的自豪感,这是很重要的。”


周武

上海社科院研究员、历史学家周武用“大、新、广、深”四个字概括了《大上海》的特点。《大上海》不仅成功展现了上海作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枢纽之城的重要性,更做出了新意;纪录片不仅在时间维度上体量巨大,更具有非常的广度,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多层次的内容;在广泛吸纳专家学者意见的同时,挖掘出了对上海独有的深刻理解。


章焜华

上海电视台第一代纪录片人章焜华点出了《大上海》的结构精妙所在。“在过往的相似题材中,许多创作者会以时间顺序为逻辑,用编年体或大事记的方式来结构纪录片,但《大上海》另辟蹊径,它让历史的背景退后,而把推动历史进程的人物推向台前。”用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来串联史料,“以人说史”的结构方式为纪录片平添了温度。此外,纪录片运用的沙画、照片再生等创新方式,既尊重了历史的厚重,又赋予了故事以鲜活的魅力。


应启明

上海纪实频道艺术总监应启明为年轻的制作团队点赞。他说,《大上海》的“大”是有容乃大,它为保卫上海、建设上海做出贡献的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的人留有笔墨,这就是上海的大胸怀。他还特别列举了细节,称赞《大上海》在内容选取上的用心。如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建立过程,陈独秀、柔石等人的革命故事,以及当代上海建设航运中心、改造黄浦江等重大事件的讲述,实际上都强调了“为人民福祉”这一个重要的初心。


吴基民

著名传记作家、纪录片元老吴基民评价,“这是一部教科书式的纪录片,是写上海历史的经典之作”。


俞亮鑫

《新民晚报》原首席记者俞亮鑫认为,《大上海》的好在于它的理性客观、严谨准确。但同时,对历史的把握又是有温度的、细腻的、有思考的。

格局之大:
献给上海,献给中国,更献给世界

在媒体渠道日益丰富的今天,《大上海》在新媒体中展现了广泛的影响力。开播当晚,#大上海#话题在微博热搜城市榜中高居第二名。播出期间,话题阅读量高达2975.9万,讨论超5万条,并在微博主办的#故事看中国#推广活动中被精选为推荐节目。十一期间,《大上海》中具有档案意义的珍贵故事内容将国庆的气氛推向高潮。10月2日,在众多热门话题中,《大上海》所记录的老上海弄堂生活短视频成功登上微博热搜榜前30名。在酷燃视频、梨视频、澎湃App和抖音等第三方短视频平台,《大上海》节目相关短视频播放超5千万次。

除云集将来、纪实频道、东方卫视节目官方推文,《大上海》得到了文汇报、人民网、光明日报、中国日报、新华社、解放日报、澎湃新闻、上海发布、新民晚报、上海电视、上海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新民晚报等多家媒体的高度关注和支持。广电时评、广电独家、纪录中国等行业媒体号也纷纷撰文推荐。


郦国义

上海市文化发展基金会秘书长郦国义给予《大上海》高度评价,认为这是上海文艺创作在2019年贡献出的又一部精品力作。他称赞,《大上海》叙述逻辑新颖而精巧、历史细节丰富且有深度。这部记录片不仅属于上海,更是奉献给整个中华民族的。《大上海》最引人思索和给人激励的是,它以我们民族“三千年来从未有过之大变局”的历史视角,观照当今我们所面临的“百年未遇之大变局”,给人们深刻的历史启示和借鉴。


何苏六

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何苏六从纪录片创作的角度分享了看法。他认为,《大上海》是成功的城市文化和城市形象传播样本,展现出全新的海派气质。而作为一部献礼片,《大上海》展现出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的责任感和大格局,片中的上海不仅是中国的上海,更是世界的上海。


陈雨人

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陈雨人在会上表示,要传承发扬老一辈上海纪录片人的工匠精神,在创作风格上坚持走正能量、大情怀的道路,继续努力推出有文化标识度的精品佳作。纪录片《大上海》还将择期在东方卫视、上海广播电视台等平台进行重播。


胡劲军

研讨会的最后,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胡劲军向《大上海》的成功表示祝贺,向主创作团队表示感谢。他表示,未来的新时代是电视纪录片大有可为的伟大时代,在三个理念上要进一步地统一思想。

第一是大道至恒,导向为先。在创作导向上要传承红色基因,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当代中国的最高价值,要提升文艺作品的审美品质,上海的红色基因为上海纪录片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土壤。

第二是大道至远,海纳百川。要培养一批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纪录片创作骨干,继承老一辈纪录片人的精神风格,既要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吸取精华,也要在人类发展长河中拓展我们的国际视角。

第三是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在创作追求上要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身处新时代,担当新的任务,要求我们再审视、再对标、再出发。

胡部长期待纪录片工作者们以《大上海》为契机和起点,在全国乃至世界级的纪录片领域打响上海名片;以创新的视野,谱写新时代的华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