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是活的历史”——纪录片《大上海》中的城市记忆
2019.4.24
“建筑是活的历史”。
这是为什么巴黎圣母院失火不只是一个新闻事件。对于“历史”的失去,使之成为一场世界性的悲剧。它像一次警钟,提醒着每一个在乎自己文化的民族,将历史好好保存。
2016年,由上海市委宣传部出品指导的大型纪录片《大上海》正式启动调研。关于这座城市的集体记忆,从一砖一瓦中流露。
在近三年的时间里,主创团队拉网式调研、走访和拍摄了上海历史遗迹近百余处,为观众梳理了一座城市最值得被看见的历史。
今天,我们挑选了调研中涉及的几处地点作为分享。下一次您去观光“打卡”时,不妨多作停留,看看其中的时光故事。
1 延安中路1000号
上海展览中心——原中苏友好大厦
上海展览中心,每年承办上海书展、时尚大展等一流文化活动。
这幢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俄罗斯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原名中苏友好大厦,在1954年由苏联专家帮助设计兴建,是上海第一幢展览馆。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幢建筑顶端的镏金五角星,曾是上海的一个制高点。传说当时上海建筑界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所有楼宇的建造高度,不能超过苏联老大哥这颗熠熠闪耀的金星。
2001年有关部门对建筑物进行“体检”后实施了大修,而修复顶端和金星的任务可谓最为艰巨,耗费黄金5000余克。2002年2月,上海展览中心终于撩起它的新面纱,以崭新的面貌和勃发的活力迎来了市人大和市政协“两会”的隆重召开。
2 汉口路309号
THEPRESS——申报馆旧址
明媚的周六上午,如果你在上海要找一个吃brunch的地方,一定会搜到这家叫ThePress的西餐厅。
这个名字既取自咖啡“Espresso”中的“press”之意,更是为了纪念它的所在地——申报馆。
申报馆是近代中国发行时间最久、影响最大的报纸《申报》的原报社大楼。建成于1918年,也是现今唯一保存的老报馆。不远处与福州路交汇的山东中路,当年叫望平街,则是中国报业的朝圣之地。当时《申报》《新闻报》《时务报》都云集于此,见证了大上海的风云变幻。
今天,ThePress的吊顶还依然保持着原来的样子,餐馆的墙上也挂满了申报馆曾经的照片。在这里久坐一会儿,也许还能想象到一百多年前的某个清晨,报童来取报,跑到外滩卖报的情景。
3 中山东路250号
松江二中校门——“云间第一楼”
今天,上海著名重点中学松江二中的校门乃古迹“云间第一楼”楼基残墙。
“云间第一楼”始建于宋代。松江古称华亭,该楼先为华亭县衙门楼,元代为松江府署的谯楼。
旧时松江城内房屋以两层居多,而鼓楼高达16米,是当时的第一高楼,松江古有“云间”雅称,故称之为“云间第一楼”。
该楼在抗战期间被日军破坏,仅存残架,后又毁于1951年台风,仅剩楼的残砖碎瓦和台基。现在看到的“云间第一楼”,于1999年修复重建,今免费向公众开放。
4 滨江大道1777号
1862时尚艺术中心——上海船厂旧址
今天的黄浦江边,有一座集文化艺术和商业为一体的创意综合体——船厂1862。
它是在日本建筑大师隈研吾的设计下,由上海老船厂改造而成的。
1862年,英商在浦东滨江创建了祥生船厂,它便是上海船厂的前身。新中国成立后,国内第一艘出口万吨轮“绍兴号”就是从这里下水的。
2005年,上海船厂整体搬离浦东,浦江侧畔的这座船厂作为历史遗迹被保留了下来。
今天,从赖声川的《圆环物语》、到Burberry品牌全球盛典发布、维秘天使之路圣诞音乐派对……这里已然成为上海一个新的文化聚焦点。
5 陕西北路186号
Prada容宅——荣宗敬故居
2017年,位于上海市中心的一座百年老宅重新焕发生机。它是中国第一代实业家、“面粉大王”、“棉纱大王”荣宗敬的故居。
此宅邸的历史可追溯于1910年,最初为一德国人所建,1918年成为沪上名门荣宗敬家族的私宅。如今是上海滩保存最完好的大花园洋房之一。
2011年,意大利品牌Prada艺术基金会租下此地并启动修缮。此工程凝聚了最早荣氏家族的委托和中意建筑师及工匠团队的心血,经历6年才得以完成。
今天,来自欧洲和中国的艺术家作品相继在此展出,荣宅已成为中外艺术碰撞的化学反应空间,全球化的缩影。
6 中山东一路15号
中国证券博物馆——浦江饭店
2018年12月,我国证券期货行业唯一的国家级博物馆——中国证券博物馆在上海浦江饭店揭牌。
浦江饭店原名礼查饭店,始建于1846年,由西人礼查Richards创建,中国第一盏电灯在此点亮;中国第一部电话在这里接通;西方半有声露天电影在这里首次亮相……
它还是世界各地名人来到上海的钟爱的下榻地,他们包括:英国哲学家伯兰特·罗素(1920年)、科学家爱因斯坦(1922年)、喜剧大师卓别林(1931年、1936年)等。
而对于当代中国人而言最应该被铭记的是,它是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的地方。
这座饭店见证了新中国证券市场的诞生、发育和成长,集优秀历史建筑成就和社会文化内涵于一身。将中国证券博物馆设于此,正是对资本市场改革开放的最好纪念。
在上海这座面向未来的“魔都”里,像这样从历史中走来的建筑还有很多很多。而今日所列,也只是《大上海》所涉内容中的冰山一角。
为全景式回顾上海开埠以来170余年的历史,从2017年4月开机至今,《大上海》摄制组已累计拍摄超过1000小时素材。后期工作已于近期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在《大上海》中,历史建筑只是切入口之一。全片将要展现的,是对上海近代以来城市演变的完整阐述,从历史的回响中凝聚城市精神,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描绘着这座城市的定位和未来蓝图。
在最终八集每集50分钟的节目里,从工商业的崛起到中西方文化的交融,从红色革命起源到抗战时期的生死决战,从建国后的劳动光辉到改革开放后的奋进,所有这一切都将一一呈现在观众面前。
在求新求变的时代,《大上海》像是一次勇敢的沉淀。它希望再“回头看一眼”,为今天的生活找到它来时的路。
如果我们想更了解自己的命运,不妨从了解自己的城市开始。当你走进她、理解她,自然就会更明白珍爱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