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他,回了一趟家

2019.7.24

文 | 萧廷

“凉山火灾发生后,有人问我,要是给你(任务)你去吗?我说会去啊,着火我不去救,那我还是消防员吗?”

这是近期播出的纪录片《可以跟你回家吗》中让人印象深刻的一段话,说话者是上海一位拥有8年基层消防经验的消防中队指导员,他叫杨维雯,今年32岁。

导演在上海的街头采用随缘式的街采:“我可以跟你回家吗?”遇到了这位正在做消防安全检查的消防员。

听到这一邀请,杨维雯一脸诧异:“你是说跟消防员回消防队吗?”本能的“误读”却流露了他的内心——消防队已然成为他的另一个家。

消防队、火灾现场、险情突发地,往往是我们了解消防员群体的主要场景。然而这部由优酷、云集将来联合出品的都市观察跟拍式纪录片,却转换了一个时空,一路跟拍进入一位消防员真实的家中,也让我们换个视角认识了消防员的苦与乐。

面对生死

杨维雯第一次出警救人,是在杨树浦路的老房子里,赶到时屋里已经烧着了一半,他跪下来鼓励尚有气息的人:“坚持下去,(救护车)就到了”,可三天后他打听到,人还是走了。

每次出警,都意味着与死神较量,杨维雯内心有很多压力,但他却只能做那个给别人减压的人,为此他还学习了心理学。

“14年我们上海消防牺牲了好多人,一个是宝山卷纸厂房屋坍塌,牺牲了两名战友,一个是徐汇区龙吴路,两名消防员从楼上手牵手掉下来牺牲了……”

牺牲的战友,让这位消防铁汉眼眶微红,语气也迟了:“如果这个人和你一起吃过苦,那么感情一定比一起享乐深很多。”

每个警报响起的夜晚,杨维雯的母亲都睡不着觉,她担心儿子的安危。杨维雯似乎无法排解母亲的担忧,在这位消防员眼中,真到了那个时刻,这就是这份职业附带的一份危险性,他没有选择:“血性,是做这份职业的基础。”

面对感情

“那时候我和她没房子,被房东赶着走,我就夜里偷偷跑出来搬家,搬完再偷偷跑回队里。”

24小时待命是消防员的日常工作状态,白天还要接受艰苦的比武训练,心理与身体的双重重压,让杨维雯一度产生了要退出的念头。

挺过来后再看,这次挫折也成为杨维雯人生中的一个重启。“不能逃避这些,你如果这行干不了,出去干其他的也不行。”言辞朴素,却以正向的价值观打动了镜头前的观众。

如今,杨维雯更坦然地接纳自己和这份职业的特殊性,他认真对待感情,也认真对待生活:“我是一位消防员,相过亲,很会生活。”

在他自己设计和装修的家中,很多木质材料都是防火的,灭火器、灭火毯、逃生绳是家中必备。而阳台上的三角梅、多肉、松树,还有一开窗便能融入夜色的吧台,都成为这位消防员心中对家最温柔的感受。

正如片尾的结语写道:“向每一位恪尽职守的普通人致敬。”消防员是英雄,也是普通人。他们的职业充满血性,生活却十分平实。和每个人一样,他们在日常也面临着“今年多大了,什么时候结婚,职业待遇如何”等等“拷问灵魂”的问题,在职业荣光的背后,有着常人难以体会的艰辛。

关于记录

真实性和思维性,是纪录片的两大基本原则。

除了消防员职业,这部《可以跟你回家吗》的纪录片,聚焦各型各类都市小人物的日常生活与内心世界,选择回“家”这样一个真实、放松、私密的空间内,让观众看到社会化面貌背后的真实人物形象,也倾听到人物内心深处真实的想法和声音。

沪漂女孩、电竞摄影师、行政白领、高学历出租车司机……构成了故事的主人公。他们职业不同、遭遇各异,但充满正能量的处事哲学通过镜头被放大,折射出他们身上人性中乐观鲜活的一面,这也正是《可以跟你回家吗》在价值观上具有教育意义的所在。

创作层面,纪录片虽然街采时不断被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回绝,但不猎奇、不贴标签、不立人设的拍摄方法,和“不参与”、“不干涉”、“不互动”的创作方式,让这部《可以跟你回家吗》的纪录片,充满了真实生活的烟火味。

“人人有故事,家家有微光。”小人物身上的大情怀、正能量,或许能汇聚成这个时代的脉动。


来源:光明日报全媒体总编室
责编:王子墨
编辑:常莹 孙小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