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历史 预见未来 ——纪录片《大上海》创作记

2018.7.11

作者 | 总制片人 韩芸

如果说,《大上海》是一部全景式回顾上海开埠175年历史的鸿篇巨制,那么对于年轻的摄制团队而言,这则是一次无比艰辛亦无比丰富的历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走进上海、理解上海、更珍爱上海。然而,越试图接近这座城市的内心,越发现我们的渺小与不足。如何精准还原大上海的历史,如何从历史的回响中凝聚城市精神,如何站在新的时代高度“从历史中预见未来”,这些创作命题让我们始终战战兢兢,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懈怠。唯有以最虔诚的心意和最踏实的态度倾尽全力投入创作,力争不辜负大家的期待。

非常幸运的是,我们得到了来自市委宣传部和台集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市委宣传部先后多次召开专题会议,部领导多次召集制作团队论证创作思路,帮助整合各界资源,解决拍摄中的实际困难。台集团领导始终关心项目进展,积极协调资源配置,保证项目顺利运行。


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胡劲军


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王建军


上海广播电视台台长、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总裁 高韵斐

《大上海》创作期间,正值建党97周年、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共中央常委集体瞻仰中共一大会址等标志性的全党全国全市的大事发生。

对项目组而言,每一次的大事件都是一次绝佳的学习机会。正是在一次次的学习研讨中,上海的“红色底色”愈加清晰。尤其是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精神、李强书记重要讲话等不仅系统阐释了上海红色文化内涵,更是从历史的、世界的、未来的维度解读了上海发展历程。这不仅是统一思想提升高度的过程,更让我们充分认识到上海这座城市的价值和使命。为此,我们不断地修改节目文稿、补充全新内容,努力将历史进程和时代脉搏融合在节目的字里行间。同时,在遣词造句上我们也反复斟酌,尽力让文字带着情感的力量记录历史。


拍摄一大会址外景

175年的历史是一座城市的回声,也是一个国家发展轨迹的缩影。面对浩如烟海的文献资料,我们别无他法,只有一头扎入其中,耐心细心地查找,不放过一丝线索。项目组在调研期间研读了上海历史相关书籍、图册1200余册,历史论文2500余篇,体量加起来几乎比得上小型地方志图书馆。我们还反复走访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上海市档案馆、上海图书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李鸿章纪念馆等全国、全市各大博物馆、纪念馆共计180余家,获得不下上万余条线索。非常感谢这些场馆的全力支持和配合,让我们有机会全面“打捞”这些珍贵的资料,其中百余件为首次电视揭秘的史料。例如深刻影响近代上海历史的《阿美士德号货船来华航行报告书》、现存最早描绘十六铺繁盛景象的《丹楼远眺》图等。此外,项目组还奔赴英、法、美、德、俄等9个欧美国家,拍摄了大英图书馆、英国国家肖像馆、剑桥大学、耶鲁大学、哈佛大学、康州历史协会等大小档案馆、图书馆60余家,找到众多遗落在国外的关于上海的一手档案资料。例如首次发现馆藏于美国皮博迪•艾塞克斯博物馆的上海道台吴健彰现存唯一的肖像、收藏于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上海第一支股票、1932年英国百代新闻社的拍摄的《十九路军淞沪抗战阵亡将士大会》的珍贵影像等。


在美国康州历史协会拍摄留美幼童档案

文献资料上的重要发现让我们欣喜不已,然而如何把它们有机地串连起来,如何挖掘文献背后的故事与主题却是一个极具考验的过程。为此项目组请教了国内外人文、地理、史学专家学者共计近200人,并与包括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上海社科院、复旦大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历史博物馆等20余位专家学者进行了一对一的深度访问,并先后二十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及专家研讨会。这些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把他们的研究成果毫无保留地与我们分享,为我们指点研究路径,这些宝贵的提点犹如明灯指引我们触摸历史的核心,预见城市的未来。不断的学习查找求教吸收沉淀最终汇集成一份四十万字调研报告。这其中有项目组的努力,更离不开专家学者的支持和指导。


采访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管理学教授 原院长 朱晓明

越深入创作,越能够感受到上海这座城市的脉搏。我们为她的屈辱落泪,也为她的荣耀自豪。然而无论是何种情绪,我们都尽力回避带入创作中。我们始终相信,《大上海》描述的不该是毫无缘由的愤慨、牺牲和奉献,不是英雄金灿灿的勋章,而是历史的另一面,是有血有肉的人物在慎重思考之后做出的真实选择。在我们的镜头里,上海第一任市长陈毅的后人来为父亲扫墓时对我们说起父亲对上海这座城市的深厚感情。在蔡元培先生的故居里,我们兴奋地发现,原来这位闻名世界的教育家,他的思想启蒙正是在上海生根发芽的。我们还拜访了150多位历史当事人、亲历者及相关后人,拍摄了包括出版家张元济之孙张人凤、烈士王孝和之女王佩民、劳动模范黄宝妹等70余人的采访和实况。这些人物影像与历史口述丰富了一座城市、一个国家的记忆,也让节目的表达更加饱满与厚重。


在徐家汇藏书楼拍摄珍贵资料

从2017年4月开机伊始,摄制组在全上海进行拉网式拍摄,为采集到这座城市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景致,摄制组从40度高温的酷暑拍到零下几度的严寒,从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拍到绚烂的夜景。全组主创人员一年来平均每天工作15小时以上,几乎全年无休,共计拍摄上海境内重点区域的近百个遗址遗迹,累计拍摄超过1000小时素材。

对生于斯、长于斯,从来没有远离过上海的我而言,这是一次全新的“发现之旅”。那些熟悉的建筑,那些碎片化的记忆,那些习以为常的场景都在我们寻找和拍摄中一一找到了注脚。正如我们的执行导演卢晏羚所说:“以前走在上海街头看到一栋老建筑,可能先看到的是它的实用价值,现在眼光变得不同,居然看到了它背后的情感,站在那里仿佛看到了这里的前世今生。”而这也正是纪录片想要着力表达的——没有一座城市是一蹴而就的,正是那些点滴的历史汇聚成今天的上海,它们留下了信念的火种、文化的底蕴,它们留下了开放包容、务实进取的城市精神,它们造成了今天的上海,也深刻影响着上海的未来。

为了横向展示上海宽广而深厚的历史,项目组前往与上海开埠170年发展历程中息息相关的北京、广州、中山、南京及香港、澳门等20多个城市取景拍摄。为了纵向挖掘城市的史脉和传衍,项目组掘地三尺、各方讨教、不放过一丝一毫的线索。例如冒险家华尔的祠堂遗址的发现,就像一次漫长的考古之旅。面对文献中仅有的只言片语和已荡然无存的原建筑,项目组没有放弃,最终找到了两位曾亲眼见证遗址的80多岁老人,才得以确认遗址的准确位置。正是这样的执着让我们挖掘到不少宝贝,其中冒险家华尔的祠堂遗址、蔡元培的爱国学社旧址等5处遗址遗迹是首次呈现在历史纪录片中。

《大上海》项目涉及大量历史资料,为了“让历史活起来”,项目组多轮筛选特效动画团队,采用沙画、剧情再现、照片再生、资料上色等纪录片创新表现手法。项目组还特地邀请了中国著名音乐制作人、中国音乐学院作曲家王珏为《大上海》原创交响乐。他曾经为中国国家博物馆100周年大型纪录片《国脉》、大型寻根纪录片《客从何处来》创作音乐。经过反复沟通及打磨,已完成创作主题曲5首,变奏曲23首。

目前,纪录片《大上海》主体拍摄已经完毕,前五集的剪辑制作也已经完成,第六至八集的文稿调整和拍摄剪辑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创作越进入到后期,我们的压力就越大。这不仅仅是因为改革开放40年来上海经历了巨变,更是因为我们必须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描绘这座城市的新定位和未来蓝图。正如李强书记所说:上海必须坚定改革开放再出发的信心和决心,努力在新起点上实现新突破。在迈向全球卓越城市的进程中,上海还需要做出怎样的努力?过往的历史留给我们怎样的启发?在新时代如何提升城市能力与核心竞争力?我们将带着这样的思考来完成后几集的创作,力争使《大上海》项目成为一部纪录片经典,争当“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的排头兵。